|
|
|
|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二
转载于互联网
|
【字体:大 中 小】【2013-5-14】 【作者/来源 韩摆渡镇中心学校】 【阅读:
次】 【关 闭】 |
|
个案背景: 1)导师转介:因在班上随意拿同学手机看简訙,随手动同学桌上东西,找导师说同学欺负自己,曾于班上扬言要找同校的兄长撑腰,引起同班同学的的不悦。该生担任副班长,纠正或管理清扫教室的同学,引起同学不悦。 2)家庭背景:与父母一兄弟及祖母住一起。父从商,母担任会计。一兄念本校。 3)人际行为量表测验:攻击性中等,自我肯定行为较低,依赖性高,避免冲突低。 一、个别辅导行为表现: 1)与辅导老师约定的晤谈时间,需经导师及辅导股长提醒才前来,自己无法准时,但当面答应辅导老师,可以做到,记得并准时前来。(11/11) 11月11日,辅导股长提醒,该生回答知道要来。说实习进度慢了,专心做,忘了时间。不知道第三节上课时间何时。(11/18)。约下课时间交作业,亦未出现。 2 )作业未能交出,但当面表示愿意再做作业,做了之后心情平静。实习课不方便带至工厂。忘了带,但有写。11月18日交一张,看似临时写的,作业不全。
二、团体辅导行为表现: 11月10日及11月17日第五节。约集班上同学与该生一起进行。
1)不了解人际间的应对含意(察言观色),用自己的意思解释,有许多天真的想法:老师要求同学写下要帮助他快乐上学,平安回家,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许多:多找我聊天,上福利社找我,最好假日约我出去玩,同学暗笑,不了解学的肢体语言。 2)心直口快,常有令同学不快的动作及口语反应:装熟,勾肩搭背,跑来与我聊天,看他人简讯,向他班谎称一些班上的事。 三、个案问题分析:
1)老师面前表现有礼顺从,同学前面讨好,是否想博得他人认同,是否有错误的认同环境,或不被重视的成长经验。 2)无法在人当面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情绪与想法,都是以开玩笑回应回去,脸上也看不出有生气的表情,但对导师的说词中却很在意同学取笑自己,肢体行为表现与内在想法很不一致。 3)对同学的反应,当场都是附和,或对人际间的应对,有天真的想法,与随性说出口的报复字眼,引起同学不,对此行为自我觉察很低,不知自己的行为反应会有什么结果。 4)一方面害怕同学欺负,故期望老师能帮忙阻止,一方面也有报复的想法,常于无意间说出口的话,更造成同学的怨恨。 四、辅导策略的建议: 1)家长联络重点:该生的行为表现,引导父母探讨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改变家 人互相相处方式,检视是否对他人的敌视。注意是否有异常行为:因同学排斥或有的自伤或情绪低潮。 2培养自我负责的态度:觉察自己行为带给他人的反应,学会尊重别人,练习表达自己真正的感觉想法,认识对别人的要求有哪些,确认自己的责任,学习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减弱自己是被害者的心理作用。 3)班级管理重点: 指出同学在班级的攻击行为(口语的及行为的)。并言明处罚或禁止的方法。 人际互动:别人是一面镜子,对他人的反应,显示大家对这方面有极大的兴趣,对方只是刚好给了自己一个借口。 4)兄长的协助:了解对该生的看法,及协助指出不适当的人际互动反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