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关于举办韩摆渡镇“复兴中...
关于公布裕安区小学语文、...
关于召开韩摆渡...
关于举行韩摆渡镇初中英语...
关于举办韩摆渡镇“学雷锋...
关于韩摆渡镇小学教师赴城...
关于韩摆渡镇小语观摩示范...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让教育家走进民办教育

《中国教师版》读报论文三
【字体: 】【2013-4-25】 【作者/来源 韩摆渡镇中心学校】 【阅读: 次】 【关 闭

让教育家走进民办教育

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中学  骆启能

 

最近,我读了《中国教师报》2012年第47期上的《张建平的教育理想国》,不禁想起了著名教育改革家朱永新在他的名著《走进理想的教育》里的深情的呼唤。他呼唤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课堂、理想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勿庸讳言,民办教育这些年来轰轰烈烈,却离朱永新的理想越来越远。像张建平这样坚守理想的人寥寥无几。而即使是张建平的求实中学,也有许多背离理想的地方。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也曾经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可见,时代对教育家走进民办教育期待已久。然而,我们的教育家千呼万唤不出来,好像连琵琶女都不如,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其中的原因。

教育家无法走进民办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的沉重压力。也许有想当教育家的人走进过民办教育,但在残酷的升学压力之下,纷纷蜕化成了教书匠,甚至异化成了冷酷的管理者,美好的教育理想被放逐到了心灵的荒原,任由她哭泣。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正的教育家又怎么可能诞生?可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升学压力是很轻的,只有中国、韩国等极少数国家有这样沉重的负担。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加以干预或调整政策,让理想之花在轻松快乐而丰富多彩的校园里绽放。

其次,教育家办学最缺的恐怕就是资金了。目前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投资和学费择校费。商人的唯利是图与对教育专业的无知,只能把学校办成书呆子制造厂。而高昂的学费与择校费,势必进一步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即使有教育家敢于迎难而上,跑贷款、拉赞助和天文数字的利息所形成的压力,更要远远超过上文中提到的升学压力,其身心疲惫亦可想而知。因此,搞好民办教育,首先要搞定民办教育的资金。政府可以向教育家提供长期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这一点连比我们还穷的资本主义国家菲律宾都能做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做不到呢?政府还可以向教育家提供廉价的土地,从而降低教育家办教育的成本,这一点也会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土地国有而变得更易于实行。

第三,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资源不对称。民办教育人才缺失这一天生的缺陷,很难一时改变。民办教育因为其私立,已经受到了优秀人才的冷遇,更何况国家政策对公办教育的倾斜,更加剧了这种不对称。大量优等的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公办学校,而人才等教育资源的缺失,反过来又加剧了民办教育的功利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家美好的教育理想只能是一场空谈。这种不对称主要是政策导致的后果。而在制度、法律、政策三者中,政策是最易改变的东西。这种政策迟迟得不到改变,只能说明相关部门没有搞好教育的诚意和决心,更没有搞好民办教育的诚意和决心。

因为有了以上这三把大锁,教育家的教育理想被牢牢地锁在学术的保险箱里,始终走不出象牙塔,在民间落地生根。只要打开了这三把大锁,民办教育就会像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一样,激发出无限的热情和创造力,诞生出一批又一批教育家,到那时,必将迎来中国教育的灿烂春天。

版权所有:韩摆渡镇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