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关于举办韩摆渡镇“复兴中...
关于公布裕安区小学语文、...
关于召开韩摆渡...
关于举行韩摆渡镇初中英语...
关于举办韩摆渡镇“学雷锋...
关于韩摆渡镇小学教师赴城...
关于韩摆渡镇小语观摩示范...
校长信箱
留言反馈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兴趣让学生摆脱游离

《中国教师版》读报论文二
【字体: 】【2013-4-25】 【作者/来源 韩摆渡镇中心学校】 【阅读: 次】 【关 闭

兴趣让学生摆脱游离

 裕安区陆集中学  曾永红

  

《中国教师报》20111274107版刊登了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徐瑞悦老师的文章《让学生摆脱游离》,这篇文章让我思考很久,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结合本校学生产生游离的原因有,学生较差的学习基础,使的他们难以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进一步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以本校为例,由于离市区较近,很多基础好的学生选择在城区上学,而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就近本校就学。其次,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日复一日地弱化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重视有加,而成绩差的则放任自流。

要想解决学生游离的问题,首当其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牢牢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精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若教师凡事严厉批评当先,往往会使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因此,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另外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教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教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由浅入深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进而产生探求问题所在的求知欲,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方。教师另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照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用一些最感性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扩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也一样,如果一上来就学一些深奥的理论,生涩难懂,那会使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困难,望而却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却无动与衷;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显得有声无色。而今天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他们自觉地掌握知识。

要想使学生摆脱游离,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时时培养学生兴趣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韩摆渡镇中心学校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ICP备07503230号 | 技术支持: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